<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文史論文》 淺談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戰俘的改造_《黑河學刊》2013年第10期> 正文

    淺談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戰俘的改造_《黑河學刊》2013年第10期

    所屬分類:文史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1-09-26 17:37

    本文摘要:解放戰爭是二十世紀中葉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中國共產黨軍隊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之間的一場長期戰爭,這場戰爭不僅結束了廣大勞動人民忍受剝削壓迫的歷史,也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時期對敵軍戰俘的改造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一

      注:本文摘自《黑河學刊》2013年第10期,作者:馬麗莎

      雜志信息:《黑河學刊》他、由黑龍江省黑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為月刊,國際刊號:1009-3036,國內刊號:23-1120/C。

      摘要: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敵軍戰俘的成功改造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跡,本文通過對戰俘改造經驗的闡述,進一步分析我黨戰俘改造工作成功的原因,從而探討我黨戰俘改造工作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啟示。

      關鍵詞:解放戰爭;戰俘;改造

      解放戰爭是二十世紀中葉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中國共產黨軍隊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之間的一場長期戰爭,這場戰爭不僅結束了廣大勞動人民忍受剝削壓迫的歷史,也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時期對敵軍戰俘的改造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戰俘改造工作的主要內容

      “不虐待俘虜”是中國共產黨自獨立領導武裝斗爭以來就制定的紀律,自井岡山根據地開創之初到土地革命再到抗日戰爭,我黨一直十分重視對俘虜的改造。解放戰爭時期,不論是戰爭形勢還是我黨擔負的任務都發生了變化,這就使得我黨必須結合原有經驗,針對戰俘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戰俘改造工作。

      第一,充分發揮我黨政治工作優勢,從思想上對戰俘進行全面改造。由于受到國民黨反動集團的長期蠱惑,絕大多數國民黨官兵并不了解戰爭的性質,也不了解蔣介石集團的反動本質,甚至對我黨我軍存在著誤解和仇視,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黨加強對戰俘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個別談話、集體教育、漫談討論、反內戰控訴大會等方式,讓他們了解戰爭的性質和局勢,進而宣傳我軍的性質和宗旨,尤其通過對比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區別,計算地主、資本家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盤剝,使戰俘第一次懂得剝削與壓迫的含義,使他們的思想有了新的變化,自覺地把個人的命運與人民軍隊的神圣使命,把家庭利益同階級解放與解放戰爭的前途聯系起來,自覺地為本階級利益而戰。

      第二,針對俘虜軍官和士兵的不同特點,實行分別改造措施。被俘的廣大國民黨士兵中絕大多數是窮苦出身,很多是被抓壯丁而參加國民黨軍隊的,還有很多是出于“當兵吃糧”的目的參加國民黨軍隊,他們在被俘之前也曾長期遭受地主老財的剝削和壓迫,也曾在部隊中遭受奴役和凌辱,因此對于這些普通士兵我黨通過訴苦運動、團結互助運動和立功運動等對其進行改造。經過訴苦運動,幫助他們找到苦難的根源,使其認清形勢,提高覺悟,明白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參加解放軍消滅蔣介石反動集團才能分土地過好日子,于是大多數士兵自覺自愿地加入人民軍隊的行列,為解放全中國而戰。為了提高部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我軍還開展了團結互助運動,對于原來的國民黨被俘士兵不侮辱、不歧視,為了幫助他們轉變立場,晉冀魯豫野戰軍首先開展了團結互助運動,通過這一運動使新老戰士相互學習、相互督促,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另外,為了調動解放戰士的積極性,我軍還開展立功運動,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號召全解放區“黨政軍民,要熱烈進行革命英雄主義的競賽”,大多數解放戰士英勇作戰,爭取立功,以洗涮曾在國民黨軍隊當兵的恥辱。在國民黨戰俘中,除了普通士兵以外,還有很多國民黨軍官,這些人都是放下武器的敵人,“正統”觀念濃厚,敵對情緒較強,對他們我黨一方面實行感化教育,“不刺激,不侮辱,把他們當作朋友看待”,“最低要求是化敵為友,最高要求是化友為我”。另一方面實行寬大政策教育,由于長期受蔣介石反動集團的欺騙,他們對共產黨存在很深的誤解,被俘軍官擔心自己的前途命運,唯恐被殺,為消除其恐懼心理,我黨向其說明寬大政策的嚴肅性和基本精神,對他們進行寬大處理,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這對緩和敵對情緒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我黨還結合戰局戰況對被俘軍官進行政策教育,讓他們看到國民黨反動勢力倒臺已是大勢所趨,使他們逐步樹立起對人民解放軍的信心。

      二、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戰俘改造工作成功的原因

      自1946年7月至1949年7月,俘虜人民解放軍俘虜國民黨軍官兵達“四百一十五萬,而俘虜中又有二百八十萬變成了解放軍”,可以說我黨對戰俘的成功改造是近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但戰俘改造工作的成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戰爭的性質對我黨戰俘改造工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解放戰爭是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軍隊為消滅剝削壓迫制度,建立人民當家作主新制度而進行的戰爭,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戰,體現了戰爭的正義性,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在國民黨軍隊中,除了極少數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軍閥和政客外,絕大多數官兵出身貧寒,長期忍受四大家族殘暴的剝削和壓迫,是蔣介石反動思想下的犧牲品,很多人早已厭倦戰爭,渴望和平與民主,因此不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這些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國民黨官兵都和我們有著共同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更容易接受我黨之真理正義,這就為我黨戰俘政策的制訂和實施提供了最為堅實的政治、經濟和階級基礎。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26.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